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國際兩岸> 倫敦青年學佛營 融信仰於生活

國際兩岸

字級

倫敦青年學佛營 融信仰於生活

【人間社記者 劉晉銓、陳奕欣 英國倫敦報導】 2017-03-08
倫敦佛光青年團於2017年3月4日至5日進行了一年一度的青年學佛營,吸引了12位學員參與。 此次活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,讓青年們深入體驗叢林寺院的生活,課程包括佛門行儀,佛門中不可缺少的梵唄賞析,以及由法師們精心準備的課程。

活動的第一節課,是由青年團輔導法師覺芸法師教授的學佛行儀,青年們學習了禮拜以及問訊的標準動作,並且由兩位來自法華書院的學生示範。青年們也習得了如何有威儀地吃飯,比如佛門所說的龍吞珠、鳳點頭。除此之外,覺芸法師加入了佛門法器的介紹以及佛門用語。

為了讓青年們體驗道場大寮中信徒們備辦飲食的辛苦,青年們利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到倫敦道場的大寮以及齋堂典座。各式各樣的工作讓青年們瞭解了道場早午齋的來之不易,更幫助了青年們學習如何準備飯菜、上香,以及打板。

午餐後的第一節課便是由妙元法師帶領的梵唄課程。此次梵唄課程,妙元法師教授四句偈的調子,以及誦唸大悲咒和藥師咒,讓青年們對佛門中的不同經典有所瞭解。

下午課程有覺芸法師教授的「佛門中對神通看法」,以及覺容法師的「怎樣做個佛光人」。在覺芸法師的課程中,青年們領悟了神通抵不過業力的道理,也提醒了所有青年們,不能為了修得神通而修不正之法。覺芸法師用「以不變應這個世間的千變萬化」為課程劃下句點。覺容法師則帶領青年們瞭解星雲大師所提倡的「老二哲學」。

覺容法師也傳授給大家怎樣做個佛光人:佛光人要先入世,後出世;佛光人要先度生,後度死;佛光人要先生活,後生死;佛光人要先縮小,後變大。第二講中四個宗旨都讓所有青年懂得奉獻、修行,以及謙卑的重要性。覺容法師更提出「欲生極樂,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」,來讓青年們領悟星雲大師所說的要廣結善緣的道理。

妙隆法師使用佛陀的一生電影來帶入讀書會的主題:佛陀的人間生活。法師引領學員們瞭解古印度社會的文化。在課堂的最後,妙隆法師讓學員們一一說出各自人生中最難、最有挑戰性的時刻,並且聚精匯神地聆聽各個學員的故事。在這一個環節,學員們的故事也感動了所有人,並且給青年佛學營第一天劃下最美麗的句點。

學佛營第二天一大早學員們到大殿做早課,應用了昨天的梵唄教學,並在早課後打坐靜心。接著從法華禪寺的視訊連線,滿謙法師主持了第二個視訊教學,題目是「人間佛教的經證-心經」,通過結構法引導學員探討心經。滿謙法師把心經的主構造比喻成人類的脊椎,主構可分成序分,正宗分和流通分,主結構也可分為觀自在、人間觀、宇宙觀、三乘空觀、佛教的時間法、功德禮讚和咒名真言。心經主要強調「空性」的智慧,所謂的「空」不等於「沒有」,我們的存在背後有無限的因緣,所以我們需應用般若的智慧來調服自己。

妙元法師在禪堂帶領學員認識「人間音緣」中歌詞的賞析,並引導學員以歌唱的方式認識佛法。大家高唱「弘法者之歌」,課堂上洋溢著高昂的氣氛,通過旋律和歌詞體會星雲大師佈教和寫歌詞當下的心境。接著,學習「甘露歌」,透過優美的曲調賞析歌詞的意境。

在分享回饋中,住持妙祥法師表示學佛營特別與法華書院結合在一起,利用科技的方便與歐洲各地的學員學習佛法,修道的氣息自然不一樣。學員朱純螢感恩學佛帶給她心境上的平定,表示她會把學到的佛法知識應用在學習崗位和日常生活中,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習佛教禮儀、法器的課程,讓她大開眼界。法師勉勵學員透過佛法知識增進自己,並希望大家在學佛路上將信仰融入生活。
12345678910第1 / 15頁
追蹤我們